关于对增强国际意识的几点认识——团中央国际联络部 李青(三)
作者:魏南楠 时间:2010-04-15 责任编辑:
三是青年与全球公民社会。
将“全球”和“公民社会”结合起来,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汇。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者们意见纷纭。与公民社会的定义相对应,比较有共识的看法是:全球公民社会是指公民们为了个人或集体的目的,而在国家和市场活动范围之外进行跨国结社或活动的社会领域,它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联盟、全球公民网络、跨国社会运动等。
20世纪末,全球公民社会获得迅速发展,其数量、活动和影响都有了空前的增加。粗略统计。目前全球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多达数百万个,其中各类国际非政府组织超过五万个,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有个例子,1975年,只有6000人参加了墨西哥世界妇女大会的非政府论坛,114个非政府组织参加了正式会议,而到1995年,30万人参加了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的非政府论坛,3000个非政府组织参加了正式会议。有的学者将这一现象描述为“全球性结社革命”,并认为后者在20世纪末的重要性同一个世纪之前民族国家的崛起一样重要。
青年与全球公民社会有着密切联系。根据马利·卡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观点,全球公民社会的复兴和流行脱胎于东欧巨变前期的两种潮流,其中一种潮流就是由西欧和平运动思想引导的东西欧大众之间尤其是青年人之间的交流。在其著作《全球公民社会》中,马利·卡多认为:以通过促进公民之间交流的方式,来打破东西欧之间的铁幕,而不是通过国家、党派等官方或半官方的组织和安排。青年间的交流成为这种交流的先驱和主流。当然,这种交流后来在东欧国家发生质的变化,“上升到谋划推翻现政权的高度”。基于这种认识,马利·卡多将全球公民社会定义为“媒介”,指出全球公民社会应该被描述为“个人就正在出台的某项社会契约或一系列契约而与政治与经济权力中心展开辩论、施加影响以及进行协商的全球化进程。换言之,全球公民社会包括上述所有的正式与非正式组织,个人可以参加这些组织并通过这些组织将他们的声音传达给决策者”。
那么,青年群体和这种“媒介”的关系如何发生呐?一方面,青年作为未来的主人翁被赋予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青年在学习、就业、健康、权益保护等方面往往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年龄界定的关系(25岁以下),青年往往与弱势群体联系在一起,需要得到特殊的关注和保护。但一方面由于政府资源和服务的缺失,另一方面由于对被设定的正式的参与途径的“天然的排斥”,青年往往选择非主流(政府)的、自发形成的“媒介”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对非政府组织和运动的参与也是一些青年表达个性、追求“时尚”的选择。出于同样的原因,这些“媒介”也往往将青年作为主要工作对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大小小的非政府组织,还是遍及全球的反全球化运动,青年都是最积极、最主要的参与者。如目前国际社会最有影响的全球社会运动-世界社会论坛专设青年委员会,每年举办“国际青年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