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增强国际意识的几点认识——团中央国际联络部 李青(二)
作者:魏南楠 时间:2010-04-15 责任编辑:
二是当今国际政治(交流)中的青年现象。
青年现象这个词是我们根据近年来国际社会出现的一种比较突出的趋势,并结合青年外事工作实践,而归纳并使用的一个词汇,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开展青年国际交流实现对外战略意图,或借助青年和青年组织对国际政治的参与来服务国家利益。
事实上,由于青年群体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既有我们通常定义的“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也常常与不确定、易冲动、激进等联系在一起。在国际政治活动中,各民族国家普遍重视青年,使有关青年的话题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如二战后德法开展的大规模青年交流成为增进两国国民感情,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途径;美国政府利用青年的理想主义精神实施和平队计划,成功服务于其国家战略。等等,说明青年与国际政治的联系早就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各国对软实力输出和竞争的日益重视,青年群体在国家交往及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再一次受到关注。
这种现象有三种比较突出的表现形式。一是通过政府行为,开展大规模的青年交往,增进对象国青年对本国的认知和了解,增进国民间感情,奠定国家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如日本于2007年初开始实施的东亚青年交流计划,其主要内容为5年内斥资350亿日元(约3亿美元),每年邀请6000名东亚国家的青少年访问日本。旨在通过推动青少年交流,改善小泉执政期间造成的与亚洲邻国关系不睦的外交窘境,达到其巩固东南亚外交阵地、争夺东亚合作主导权的目的;自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领导人多次在出访期间宣布邀请对象国大批青年访华,掀起了自1984年中日青年大联欢之后中外青年交流的新高潮。二是通过参与、影响世界青年事务和国际青年运动,使其成为树立国家形象、实现国家利益的有效途径。如2006年上合组织峰会期间,普京提议成立上合组织青年联合会,并在此后的几年内,一直积极推动上合组织框架内青年组织的成立(今年5月,成立上合组织青年委员会);越南也是积极主办、参与区域性青年交流活动的国家之一,力图通过青年交流,拓展其在地区合作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拉美一些国家积极承办世界青年联欢节等全球性青年活动,无非也是想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其在更大范围内的影响力;我们在一些国际会议中也经常发现,往往是一些非常小的国家,比如一些名字都特别难记住的太平洋岛国,派出的都是一些非常具有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代表,这些代表在会议上也表现得极其活跃,积极发言,争当报告员等,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推介自己。三是利用青年交流、操纵青年运动进行国际政治斗争等。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美国通过支持反对派青年学生运动,相继在东欧中亚一些国家挑起的“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