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首页 > 正文

释放蕴藏在文化遗产中的价值和精神

作者:金贸党建宣传部 时间:2018-01-11 点击数: 责任编辑:李雷

从1987年中国长城、北京故宫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算起,中国的“申遗”之路已经走过30年。30年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从无到有、由少变多,遗产类型不断丰富,保护经验不断积累。

如何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如何让世界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周年纪念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论坛就新时代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对话交流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保护:预防性保护,不是将文化遗产束之高阁

1987年12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等6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拥有世界遗产5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世界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如何更好保护和传承,受到各方关注。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年纪念论坛上,不少专家和学者说,当前,文化遗产亟须由抢救性保护为主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表示,建筑大师梁思成曾提出“有若无,实若虚,大智若愚”的建筑修缮原则。文化遗产保护,重要的不是我们能做什么,而是我们应该做什么。

“预防性保护,就是在保持文化遗产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遗产的加固、修缮以及日常养护等工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认为,预防性保护看似没有保护,实则保护得当,依靠小的投入和持久坚持来获得长久收益。“以长城保护为例,其模式就是以坚持预防性保护、日常养护为主,同时尽量减少工程干预,避免过度干预。对于确实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形,重点消除或缓解安全隐患,按照最小干预原则进行加固、修缮。”宋新潮说。

预防性保护,不是为文化遗产搭建“温室”,实施“隔离性保护”,也不是将文化遗产束之高阁。相反,预防性保护是在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拉近人们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将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促进对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专家们指出,目前,人们与文化遗产之间仍然存在情感上的距离,还不能从文化遗产中获取充分的体验与撞击心灵的感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研究所馆员张依萌强调,文化遗产的利用不是简单地圈地收门票,必须丰富文化遗产的利用形式,既要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要关注文化遗产背后的内涵与价值,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使文化遗产真正为大众带来意义、带来价值。

宋新潮指出,构建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和谐相处的关键是坚持全新的开放展示模式,即坚持保护第一、因地制宜、适度开放的原则。改变以往简单的开放模式,将自然环境、景观特色、建筑细节、历史遗迹等都纳入展示范围,要采取陈列展示、数字展示等多种开放展示手段。同时,保护文化遗产也要融入人们当下的生活。要探索、鼓励当地群众参与开放展示模式,使人们从保护中获益,激励民众保护遗产的积极性。

传承:“人的问题”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对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在论坛上,不少专家也指出,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人才储备还不足。

人才是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因素。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赵鹏指出,“人的问题”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首要困惑与挑战。“我们应借鉴国外人才培养经验,完善国内人才培养体系,及时解决人才流失、人去艺亡以及人员间沟通不畅等问题,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传承能力。”王旭东建议,人才队伍的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士的力量,还应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守望文化遗产的态势。

此外,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需要多种形式的教育普及。王旭东认为,文化遗产普及教育不仅可以依靠遗产实体进行,还可以借助科技,通过数字资源、数字展示模式对游客进行普及教育。同时,也应积极组织宣传展示活动,通过艺术展览、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等活动形式,使文化遗产走进人们的生活。

提高文化遗产传承能力,实现文化遗产传承多元化,还需要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媒介。王旭东提议,新时代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以互联网为依托,携手各类媒体平台传播文化遗产知识,还要借助人工智能进行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掘和文化弘扬。除此以外,应增加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的趣味性,将文化遗产承载的历史记忆、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进行生动呈现。当然,探索人们喜闻乐见的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取悦,而是在文化传播与公众需求之间寻求平衡。

合作:加强协同与交流,共同守护“精神宝藏”

文化遗产是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交汇点,也是国际合作、国际交流的交汇点。在“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文化遗产领域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很多项目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亮丽名片。

目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是文化遗产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同时通过建设“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濒危文化遗产国际保护基金、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等的设立,也成为我国与国际组织合作日益密切的有力见证。此外,中国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多次举办文化遗产主题活动,拓宽了文化遗产对外展示与传播的渠道。

张依萌认为,虽然各国文化存在差异,但世界基本认知的相容相通是各国交流合作的基础。“无论是古罗马还是古代中国,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与对方产生联系的强烈愿望。既然我们有这个愿望、有这个要求、有这个能力,那就要加强合作、加强交流,共同守护这份精神宝藏”。

“我们要打开大门,共享资源,吸引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研究,把文化遗产放在不同文明交流的大背景下去研究。”王旭东说,“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希望成为国际上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最具活力的研究实体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展示与交流平台。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蕴藏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大力推动人文交流和文化传播,为增强文化自信和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

Copyright  2018-2021   中共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金融贸易学院委员会

                  建议使用IE6.0以上  1024*768分辨率 真彩色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