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首页 > 统一战线 > 正文

从汶川到玉树:中国的再进步

作者:钟江鸽 时间:2010-05-11 点击数: 责任编辑:

两年里两次毁灭性地震突袭一个国家世所罕见。中国连遭的生命和财产重创令全球皆惊。从汶川到玉树,两场重大自然灾难虽然只是曲折历史长河中的悲惨瞬间,但却也是悲伤哀痛中的洞察管窥之窗——这个东方大国正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中更加进步。在临近汶川地震2周年之际,青海玉树又遭遇7.1级地震,两千多条人命就此消逝。汶川废墟上凝炼而成的新的“抗震精神”,延续并进一步升华于玉树瓦砾间,它证明人民愈加坚强、团结与奋斗不屈,亦验证了国家于更加艰难凶险灾境中的更大进步。

“虽然再次付出惨重的生命和物质代价,但历久弥坚的‘中国精神’也获得了更加新鲜的因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说,“‘巨灾风险防范的中国模式’更加充分地发挥了举国动员、高效展开的独特优势。”

高原山地,寒冷缺氧,语言不通,运输艰难——中国的救援面对着空前的特殊险阻。“青海玉树救灾行动,难度世所罕见,但中国科学有序的救援却赢得了国际间普遍肯定。”外国媒体如是评价。

如今,玉树地震已经过去多天。期间,共和国的旗帜再次为遇难黎民和尊重普通生命而降下半旗,包括心灵重建在内的灾后重建工作也已启动。观察仍在惊心动魄进行的大救援,我们看到了许多更加进步之处。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吴忠民说:“玉树地震,最直观的感受是中华民族面对巨大灾难的来临再次形成合力,汶川地震中上下同心、守望相助的精神得到传承和光大,所不同的是,玉树救灾在更复杂的环境面前,更加有效,更加有力,更加有序,更加科学。”

人们注意到,地震后仅10分钟,中国军队首批官兵就率先抵达现场开始生命救援,其他各方救援力量迅速跟进;地震后不到1小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就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于3个多小时后又将响应等级提升至一级;民政部当日紧急调拨棉帐篷等最急需物资。

地震次日,通往玉树灾区主要公路基本畅通;震后第四天,玉树结古镇体育场内第一批活动板房搭建完毕,玉树孤儿学校的60多名学生率先复课;震后第九天,极重灾区结石镇的商贸活动悄然恢复……

“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各方以最高效率搜救生命、抢治伤员,最大运力调集急需物资,最强措施恢复社会秩序,最快速度启动恢复重建。”青海省委书记强卫说。

事实上,自从汶川地震以来,中国一直在研究国际国内大灾难救援案例,并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应对国内国际灾害的快速反应机制,特别是汲取了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此次玉树地震,政府对灾害初期规模和区域分布的判断评估就相当准确。

更重要的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在2008年12月获得通过,国家在玉树的抗震救灾也有了法律上的保障。因此,在“后汶川”时代救援体制日臻成熟的背景下,玉树地震的救援行动更加高效、科学、有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军队在应急机制方面加强了军地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建设,这次玉树地震,军队在震后12分钟内就收到了中国地震局的灾情通报。另外,中国军队还加强了应急指挥机构建设、军地联动机制建设、应急专业力量建设、应急法规的制度建设、救灾装备物资应急保障建设、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建设等。

灾难往往可以检验和放大一个人的性格,同样,也可以检验和放大一个国家的政府执政理念和最高领导层的形象。

玉树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作出决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送上慰问和关怀……中国最高领导层更改了既定的国外访问行程和国内工作日程,将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第一紧急任务。

刚刚出席完华盛顿核安全峰会的胡锦涛主席第一时间发出抗震救灾指示,并立即决定提前并压缩访问巴西的有关活动,提前举行“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推迟对委内瑞拉和智利的访问,提前返回国内。

“中国政府正在紧急组织抗震救灾斗争,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经过近25个小时的跨洋飞行后,68岁的胡锦涛在玉树地震发生后的第4天赶回北京,不顾旅途劳累和倒时差,就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并于翌日出现在玉树灾区最前沿。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因国内突发重大自然灾害而提前结束外访行程,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推迟了原定于4月22日至25日对文莱、印尼和缅甸的正式访问,并立即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救援;正在土耳其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提前结束对土耳其的访问,推迟对沙特阿拉伯、罗马尼亚、爱尔兰、黑山的访问返回北京。

吴邦国、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主要领导人也纷纷就抗震救灾作出重要指示。

“这充分显示了对普通国民生命的珍视,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体现,”严书翰说,“同时也体现了在中国,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已成社会风尚。”

从中国政府处理灾难的果断坚决、有条不紊,到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发布有关地震的各种信息;从中国人民在巨型灾难面前表现的众志成城,到废墟上每一个生命个体的顽强与坚韧;从救援行动中展现的“救人第一”的人本精神,到再次举国哀悼普通遇难者、表达对生命的尊重……中国在玉树地震救援中的优异表现,更加充分地呈现了“以人为本”的责任与担当。

外媒普遍“惊讶”于中国此次救灾行动,但它并非一夜发生。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坚实了中国抗击巨型自然灾难的物质基础,也带来了政府执政理念的变化,使中国政府和人民能以更宽广的胸怀与眼光面对全世界,不再讳言灾难,也更能从容应对各种灾害。

大难如大考,考验着领导力、执政力和凝聚力。近些年来,经历了一系列公共危机的中国,其应对危机的机制日趋完善,处理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一时间的救援,有条不紊的指挥,各部门的有机协同,这得益于非典疫情到汶川地震的经验和教训,也得益于人们将这些经验和教训经过理性总结,形成机制,使中国公共危机应对战略体系日益成熟。”于沛说。

已延续了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自古以来就多灾多难,但多难兴邦。从一个个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必将更加的强大和成熟,发展的脚步也会更加的稳健。

来源:新华网

编辑:liuhebin

Copyright  2018-2021   中共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金融贸易学院委员会

                  建议使用IE6.0以上  1024*768分辨率 真彩色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