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我院邀请,3月2日下午,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庄恩平教授在国际会议厅作“一带一路与跨文化沟通”的讲座。基础部主任王莉莉、书记董卫国、全体基础部外语老师及部分管理学系学生共同聆听了这场精彩的讲座。曾获得2015年外研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的徐思园老师担任主持。
庄教授报告围绕五个方面展开,分别是:外语教学改革思考、跨文化沟通教学与研究现状、“跨文化+”时代、跨文化沟通服务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与公共外交、跨文化研究与教学所思与所行。
谈及“外语教学改革思考”时,庄老师介绍了《教学指南》《大纲》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人才培养是基于大纲还是基于需求。提醒广大外语教师要“关注国家战略、省市发展战略、学校发展战略”。谈到跨文化沟通教学与研究现状时,庄教授谈了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商务沟通。谈到“跨文化+”时代时,教授分别就“跨文化+课程”“跨文化+专业”“跨文化+服务国家战略”展开,并重点建议跨文化研究要体现时代性、要有高度接地气、要以问题导向和需求驱动、以跨文化视角探索跨文化问题、培养跨文化能力人才直面现实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谈到跨文化沟通服务国家战略时教授介绍了一带一路和公共外交,告诫我们要具备跨文化视角。
庄教授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法最早是叫“一带一路”倡议。在实施过程中人们发现,用国内宣传的语气、力度、角度、重点进行对外宣传,比如把“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发展、产能转移、劳力转移等内容,过度宣传中国的利益,忽视他国的利益;虽然会谈到实现双赢目标,但受众国却无法看到他们的实际利益,所以误解与质疑在所难免,这就是“一带一路”实施路上的挑战,更是跨文化的挑战。
庄教授分享了跨文化研究与教学的所思与所行。跨文化研究趋势:基于国家需求、问题导向。跨文化课程改革趋势应该是“面向全校:开设跨文化沟通通识课;多层次:各学科本硕生;跨学科:不同人文学科;不同课程:将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融入外语学习过程中。教授建议组成跨文化团队(研究、教学)、开设全校选修课(通识课)。
整场讲座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大家都认真聆听。在互动环节徐思园老师、孙媛老师、李笑寒老师与庄恩平教授进行了问答互动。最后,王主任诚恳地邀请庄教授能够就跨文化方面给予指导意见,教授欣然答应。在基础部教师与庄恩平教授合影留念中,讲座圆满结束。
(供稿 基础部董卫国;学通社 赵元虎 司心宇 李林)